您好,欢迎光临农经视角官网!
江西乐安:小竹笋“鲜”致富
时间:2023-08-31 19:07:35   来源:农业快讯   浏览量:

乐安县一家竹笋加工企业内,工人正在忙碌。陈志翔摄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依托丰富的竹笋资源,大力发展竹笋加工产业,将漫山遍野的竹林变成充实老百姓口袋的致富林,实现变竹为宝,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鲜”行之路。

进厂务工 家门口把钱挣

夏日炎炎,竹笋很难保鲜,想要留住这口美味,就得把刚挖出来的鲜笋做成笋制品。

日前,在位于乐安县前坪工业区食品产业园的江西广雅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新鲜的竹笋通过流水线后,“摇身一变”制成了出口的优质清水竹笋罐头,包装、装车,然后发往全国各地。

蒸煮、冷却、弹衣、整形、入罐、杀菌、封罐……

竹笋加工制造工艺看似简单,实则“粗中有细”,比如,为保证品相完好,单整形一步就有颇多讲究,笋的切割分装要根据部位老嫩、大小划分多个等级,而且每道工序都需要工人操控协调。

据介绍,江西广雅食品有限公司目前雇佣了周边村民500多人,以按件计薪的形式发放工资,平均每人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

目前,乐安县从事竹笋加工的企业有10多家,竹笋收购辐射到九江、赣州等地,消化加工了全省90%以上的小竹笋,带动当地农民近2万余户从事竹笋产业,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

保价收购 稳赚不赔

乐安有着丰富的竹笋资源,可在早年间,因为没销路、不挣钱,很多人守着“金山”去“讨饭”,家门口的竹笋却没人挖、没人管,肆意生长,漫山遍野。

而现在,乐安家家户户种毛竹、采竹笋,全县拥有竹林面积39.83万亩,年产各类鲜笋26多万吨。

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乐安竹笋产业发展的转机源于“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实施。

在乐安,由国家级龙头企业江西广雅食品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其他4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和11家专业合作社、1家家庭农场和19家种植大户组成“联合体”,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分工负责,相互配合。企业和合作社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流程,统一提供种苗。而农户负责种植农产品以及加工销售。

“价高时农户可以自行买卖,价低时有我们公司保底。无论多少竹笋,我们都照单全收。现在在乐安种竹笋,保准稳赚不赔。”江西广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华说。

此外,为了竹笋产业长远发展,乐安县龙头企业还按照高于市场价5%左右的价格收购竹笋,并且从总利润中支出2%左右,用于毛竹林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与服务以及引进优良品种等,实现二产带动一产的良好发展态势。

农户分红 走出国门销量广

2023上半年,乐安县鲜竹笋产量近20万吨,竹笋加工业总产值达11亿元,“乐安竹笋”品牌正拔节成长,村民收入也是节节攀高。

除了务工收入外,还有入股分红,以广雅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近年来,该公司先后牵头创办了14家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毛竹、蔬菜等产业基地10多万亩,带动了8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我们能发展起来,离不开乡亲们的支持和奉献,自然是要给大家多谋福利。”广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华说。

 

乐安县一家竹笋加工企业内,工人正在忙碌。陈志翔摄

随着企业发展越来越好,村民收入越来越高,乐安竹笋还走出国门,远销海外,笋季一到,海外订单纷至沓来。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乐安县笋制品出口4775.8吨,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竹笋产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2万多农户均增收超1万元,乐安竹笋已形成“买全国、卖全球”的产业格局。

“我们公司去年产量4万吨,年销售额4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销售额来自海外。今年已累计出口10000吨清水竹笋罐头产品,下一步我们将扩大出口,把乡亲们的笋销往世界各地。”陈光华说。

小竹笋撬动大发展,带领乡亲们“鲜”致富。借着乐安竹笋制品产业化、市场化的“东风”,如今,乐安企业在笋制品出口领域不断盈利,乡亲们也被带动起来增产增收,乐安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点竹成金”增收致富之路。

0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农经视角
京ICP备20220177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