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农经视角官网!
点燃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引擎” ——吉林省扶余市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纪实
时间:2022-08-04 16:04:56   来源:农村政策   浏览量:

2021年以来,吉林省扶余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部署要求,始终将其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凝聚力工程。目前,全市运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81个,全部按照“六有”标准(有执照、有章程、有机构、有台账、有项目、有分红)精细化打造,其中:种植类合作社55个,总计集约土地面积达5142.4公顷;养殖类合作社15个、农产品加工类合作社9个、联合社2个,形成了以点带面、串点成线的工作格局。

统筹联动打好“组合拳”

扶余市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市级领导、各乡镇党政正职、市直部门共包保行政村85个,通过市委书记辅导讲解、17名市级领导下沉各乡镇领题研讨、383名村书记分别发言等形式,迅速统一思想,并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企业+镇村”对接会,推动15户域内重点企业助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市3206名乡村两级干部走村入户,帮助群众算经济账、民生账和长远账。各村召开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383场次。成立了全市乡村产业服务中心和全市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专班,从农业、乡村振兴、市场监管等行业部门抽调专人,以专业化能力助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组织专班成员和部分乡镇、村干部到山东烟台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习考察。全市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组织17个乡镇党委书记和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到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实地考察项目、对接合作,成功推动黄金米等2项农业科研成果在扶余生根落地。

2021年底,扶余市制定印发《扶余市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施方案》,出台了财政、农业、供销、税务等9个方面共31条具体扶持政策,联合市法院,选派17名优秀法官,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过程全链条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和服务。发挥金融部门职能优势,累计帮助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协调银行放款630余万元;联合惠民村镇银行推出“惠牛贷”,市委、市政府通过设立1000万元资金池,成功撬动银行贷款8000万元以上,为肉牛养殖合作社提供低息信用贷款。协调供电部门为符合条件的合作社提供用电优惠政策,累计解决实际问题20余件;大力实施专项人才助推乡村振兴计划,引进20名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专项人才。紧紧抓住与吉林大学对接合作契机,谋划邀请高校组建博士团队来扶“传经送宝”,为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和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精准分类施策,科学谋划绘好“作战图”

按照扶余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13865”发展战略(“1”指打造中国“现代农业之都”;“3”指“三城联创”,即创建省级园林城、省级卫生城、省级文明城;“8”指打造八大产业集群,即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生态纸业产业集群、生产资料产业集群、建筑建材产业集群、玻璃制品产业集群、商贸物流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6”指开展六大攻坚战,即招商引资攻坚战、项目建设攻坚战、电商产业发展攻坚战、乡村产业振兴攻坚战、营商环境再优化攻坚战、安全能力提升攻坚战;“5”指建设五个扶余,即数字扶余、繁荣扶余、生态扶余、文旅扶余、创新扶余)和“3+7+N”乡村产业体系(“3”指打造三条农文旅融合产业带,即北线农文旅融合产业带、中线农文旅融合产业带、南线农文旅融合产业带;“7”指打造七大产业集群,即玉米产业集群、水稻产业集群、杂粮杂豆产业集群、果蔬产业集群、生猪产业集群、肉牛产业集群、禽蛋产业集群;“N”指打造N个产业联盟),立足村情民愿,寻找适合合作社发展方向的“最优解”,不搞“一刀切”。在推进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方面,鼓励引导农民群众以土地入股,把碎片化的土地集中起来,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初期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分配方法,逐步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方向过渡。肖家乡王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动员了253户,入社率80.32%。群众带地入社,入社土地面积308公顷,入社率80.42%。市委组织部、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协调资金200万元,帮助王家村购置大型农机具21台,从化肥起运到籽肥植入,全程采用机械化耕作模式,入社群众每公顷土地稳定分红1.8万元以上。

在推进党支部领办产业融合发展合作社方面,全市以发展休闲旅游、农业观光、餐饮民宿等旅游项目,推动农业产业与三产服务业融合发展。永平乡党委副书记杨景龙自兼任九连山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两委”班子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动员242户群众带地483公顷加入村党支部领办种植合作社;协调资金500万元建设“祥包福”粘豆包厂,入社群众实现就地就业,做职业化“新农民”。

目前,“祥包福”粘豆包厂已投产6个月,累计效益达50余万元。 “祥包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村党支部领办的,242户群众带地入社,入社群众自愿转为产业工人,人均可实现年增收6000元,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有了产业基础后,九连山村同步发展乡村旅游,灯光隧道、带状公园、东北民宿、主题广场等基础设施拔地而起,目前已成功申报2A级旅游单位,走出了依托粘豆包“小产业”做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文章”的生动实践。

弓棚子镇季家村党支部书记袁嘉笠是一名返乡大学生,2021年,他结合村情实际和产业基础,将肉鸡养殖和鲜食玉米种植加工相结合,作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方向,牲畜粪便发酵后作为种植项目主体肥料,村集体筹措资金建设占地3000平方米的冷库加工车间。目前,全村50%以上的群众已加入合作社。

示范带动推进,点面结合形成“一盘棋”

在推进党支部领办养殖合作社方面,全市结合全省“千万头肉牛”工程,大力开展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体的“全域肉牛养殖项目”。三井子镇整合所辖29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鸿鑫养殖合作社联合社,建设占地总面积50公顷的规模化牧业小区,整镇推进肉牛繁育养殖,已建设标准化牛棚4栋,正在开展一期200头基础母牛的引进工作。三岔河镇联盟村由于地处扶余城区,在可规划黄牛养殖场地面积不足情况下, 村党支部书记宫继森经多方考察论证,创新采取“飞地”思维,到新万发镇租地建设标准化牛舍,满足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需要,目前已与300余户群众达成入社协议。

五家站镇整镇推进的和牛养殖、新万发镇兴隆村黄牛养殖,以及长春岭镇的万头牛工程等,各乡镇正在加速度“犇”起来 。在推进党支部领办龙头企业入股合作社方面,三井子镇八井子村与融泰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集约土地250.5公顷,融泰集团出资200万元用于合作社购买大型农机具,并为机械设备日常维护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

扶余市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升村党组织组织力的有力举措,深度融合农村基层治理、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有机嵌入、互为支撑,打出组合拳的阵势和力量。今年春耕期间,面对严重的疫情,全市依托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经济优势,帮助农户协调解决农资下摆、农机检修、资金到位等实际问题。及时将疫情管控农户的土地由合作社“托管”“代耕”,确保农时一天不耽误、田地一亩不撂荒。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阎红玉

0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所有:农经视角
京ICP备2022017779号-1